中國消費者報報道(記者任震宇)6月27日,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2024年“618”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》顯示,今年“6•18”,網絡電商嘗試采用簡化規(guī)則、取消預售、增加“僅退款”、拉長大促周期等動作讓利消費者,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費者購買意愿,但也打破了消費者、平臺、商家三方固有平衡,呈現出一些消費維權新問題。
中消協(xié)利用互聯(lián)網輿情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,對6月1日至6月20日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。20天監(jiān)測期內,共收集到“消費維權”相關信息9110688條,日均約45萬條;監(jiān)測到“消費維權”吐槽類信息721614條,占“消費維權”總信息量的7.92%,此類信息體現了消費者對其所接受商品和服務的負面評價,兼具引發(fā)消費維權負面輿情的“敏感”屬性。
監(jiān)測發(fā)現,受平臺商家尋求突破、市場環(huán)境變化、消費者購買意愿下降等多種因素作用,今年的吐槽內容不再集中于促銷優(yōu)惠需“做數學題”、快遞積壓等老問題,而是在以次充好、退換貨、保價等方面衍生出新問題。
吐槽類“消費維權”信息占比圖。(數據來源:中消協(xié))
假冒偽劣:乳膠床品弄虛作假
監(jiān)測期間,有關“假冒偽劣”負面信息共214488條,日均1.1萬條。消費者主要反映產品質量差、貨不對板、虛假宣傳等問題。
有關假冒偽劣類負面信息日趨勢圖。(數據來源:中消協(xié))
案例1:乳膠床品背后的陷阱
央視《財經調查》記者深入溫州市平陽縣調查,曝光了溫州嘉泰乳膠制品有限公司、溫州臻榮乳膠制品有限公司和溫州創(chuàng)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(guī)行為。工作人員坦言,市場上所謂的石墨烯乳膠枕,準確地說應該叫石墨烯“色”的乳膠枕,靠的不是科技,而是調色。投訴平臺上一些消費者購買的乳膠床墊、乳膠枕頭,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斷裂、掉渣的情況,往往都是因為企業(yè)偷工減料,或者滑石粉摻太多才出現問題。除此之外,為了減少乳膠的重量,降低乳膠密度也是行業(yè)里偷工減料的主要方式之一。很多電商和直播平臺在商品詳情上標注自己家產品的乳膠含量在93%以上,有的甚至達到了95%、98%,并附上了檢測報告。這些檢測報告其實是用特制的產品送檢后得出的,之后會被通用到其他產品上。為了配合銷售端進口產品的宣傳,廠家不僅可以隨意打上Made in Thailand(泰國制造)的標記,還可以不寫生產地址等信息,其實這些產品絕大多數是國產的。
案例2:網購的水晶附假證
福州市民陳女士在電商平臺的“天天特賣工廠店”購買三件天然水晶商品,收到貨后,她懷疑商品質量存在問題,便自費送檢,結果發(fā)現三件商品都是玻璃制成,就連所謂的鑒定證書也是假的。
售后維權:有血漬的Lululemon褲子退貨困難
監(jiān)測期間,有關“售后維權”負面信息共79085條,日均信息量0.4萬條,消費者訴求聚焦退貨退款問題。
有關售后維權類負面信息日趨勢圖。(數據來源:中消協(xié))
案例1:上海知名舞蹈室“爆雷”
6月13日晚間,關于“5KM倒閉”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第一。一位5KM浙江紹興大悅城店的顧客稱,6月13日她看到該店的“6•18”活動宣傳,被顧問說服辦了兩張卡,一張雙店218天時限卡、一張單店55次卡,共計7854元。辦完卡后當天下午5時許,就發(fā)現群里有人喊老板“跑路”了。她提出退錢被店方拒絕。該閉店事件影響到上海、杭州、紹興、無錫等地的學員多人,且大多學員辦卡金額在3000元以上,最高超過10000元。
案例2:女子新購Lululemon打折款褲子有血漬
胡女士透露她在Lululemon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條折后價格為400多元的褲子,不料收到商品時發(fā)現襠部附有明顯的血漬。胡女士隨即向客服反饋,客服卻要求她提供多張商品防偽標識的照片,并備注在退貨時務必填寫“個人原因”導致退貨。胡女士提出希望商家能保證退貨商品不再三次售賣,但未得到回應。
價格爭議:消費者吐槽早買“吃虧”
監(jiān)測期間,價格爭議負面信息共58954條,日均0.3萬條。因本次“6•18”大促活動持續(xù)時間較長,不同輪次、不同平臺、主播、店播折扣不同,導致商品出現價差,一些消費者對優(yōu)惠力度浮動太大表示不滿,也有消費者對保價規(guī)則提出異議。
案例1:遭遇“限時降價”,掃地機器人買貴數百元
消費者張女士反映,自己于5月31日在電商平臺石頭科技自營旗艦店購買了石頭P10S PRO產品,實付3673元。6月15日,張女士購買的同款產品價格在同一店鋪降至2900元左右。張女士申請保價(該訂單支持30天價保),但客服以張女士沒有在6月15日低價時鎖單為由,拒絕按15日的低價接受保價申請。值得注意的是,消費者莫女士在6月15日低價時拍下了相關產品,但仍未成功保價??头硎疽驗槭钦a貼,所以不保價。對于此次石頭產品在平臺旗艦店的限時調價動作,石頭科技方面6月20日表示,與石頭沒有關系,是平臺的動作。
案例2:大促周期長價格亂,消費者吐槽早買“吃虧”
部分早期下單的消費者發(fā)現自己買虧了。張女士稱,5月29日,在“6•18”第一波促銷活動中,她從電商平臺下單購買了一部華為FreeLace Pro2無線耳機,當時折扣后是402元。半個月后的最后一波促銷中,該耳機又降價了,到手價為369元。有網友稱,“6•18”三波促銷,從5月20日開始,有些商品一波比一波便宜。這讓早期下單的消費者有些“受傷”,有保價的商品可以找回差價,沒有保價的只能自認倒霉。
快遞服務:刷單詐騙成為“快遞刺客”
監(jiān)測期間,“快遞服務”類負面信息共27117條,在“6•18”大促期間,有部分消費者收到一些不明來歷的包裹,其中存在個人信息泄露、詐騙風險。
案例1:刷單商家互對暗語、篡改快遞發(fā)貨地
為了逃避監(jiān)管,電商商家刷單的陣地向暗處轉移。有消費者反映,收到了一個由中國郵政承運的包裹,里面僅有“6•18”活動傳單,印著“免費送豪禮”字樣,誘導用戶掃描二維碼,快遞物流信息還出現了北京、甘肅兩個截然不同的發(fā)貨地。消費者懷疑是商家在刷單。記者深入調查發(fā)現,部分商家用“魚塘”“補單”“主持”等暗號串通刷單資源。
案例2:不明來歷的空包裹或為“快遞刺客”
5月28日,鄭州消費者張女士“收到”了一個奇怪的包裹,這份重量僅為0.05kg的包裹并不是自己和親戚朋友買的商品,而且也沒有送到她的手中??爝f員表示,只要在網購平臺上留有地址,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,這份包裹可能就是張女士信息泄露后發(fā)出的。某快遞站點負責人表示,要么是刷單,要么是避免平臺流量懲罰,要么是詐騙。
不明來歷的空包裹物流。資料圖片
案例3:快遞單廣告“套路”多,不是騙錢、推銷就是收集個人信息
在快遞包裹外張貼的快遞單上,“掃碼抽水杯”“掃碼領雨傘”“先別拆,領20元紅包”等類似的“福利”信息不勝枚舉,領獎時層層跳轉的頁面背后卻暗藏“玄機”,套路滿滿。抽不到水杯、雨傘,但話費券、白酒等卻成為抽獎必中的“大獎”。在這里,充值話費可能變成無法立即使用的話費券,還需要下載某APP才能使用;抽到白酒,還得付幾百元運費;更有甚者暗中收集客戶身份、面部特征、購物記錄等個人信息。
中消協(xié)分析:
以新業(yè)態(tài)尋求破題需防范新風險。今年“6•18”,各平臺商家著眼于消費者體驗,尋求“6•18”的新出路。就當前反饋來看,取消預售、簡化規(guī)則、全程價保等對消費者的利好已經顯現,解決了無法按期發(fā)貨、快遞積壓、尾款漲價、繁瑣付款、漫長等待等老問題。然而,新的業(yè)態(tài)也產生了新的風險,商家、平臺和消費者間的平衡被打破,“6•18”消費維權呈現出新的特征。
價格戰(zhàn)簡單粗暴,難以兼顧消費體驗?!皟r格戰(zhàn)”內卷加劇,為爭奪市場,平臺“比價大戰(zhàn)”成為行業(yè)焦點。低價削薄的利潤和服務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擔,倒逼中小商家通過各種方式變相尋求盈利,導致產品質量下行、以次充好。此外,尋求“最低價”保障的保價機制,也因平臺、主播、商家保價規(guī)則復雜且不透明,導致相關爭議投訴不斷出現,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。
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亟須提速。本次“6•18”出現刷單包裹、快遞單“紅包”“獎品”誘導消費、收到“消費券領取通知”跳轉鏈接短信等情況,其背后是消費者信息被違規(guī)收集泄露,部分企業(yè)違規(guī)促銷引流。消費者日常消費習慣、行為模式可能蘊含大量隱私信息,信息泄露不可避免。而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應用發(fā)展,更多的隱私泄露和數據濫用風險加劇,消費數據安全亟須加大監(jiān)管與保護力度。
中消協(xié)建議:
確?!暗蛢r不低質”,探索推動相關規(guī)則更加精細化合理化。低價是當前商家競爭的重要手段,但切不可顧此失彼,以削減消費者體驗為代價。建議監(jiān)管部門持續(xù)對平臺、商家、主播等進行規(guī)范,防止不正當競爭、價格欺詐和以次充好等行為出現,杜絕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現象。呼吁平臺和商家對保價規(guī)則盡到提醒和告知義務,同時力求內容明了、不玩套路,為消費者提供實打實的價格保障。監(jiān)管部門也要一方面加大懲處力度,防止平臺濫用支配地位,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另一方面對不同平臺和商家的價保規(guī)則進行協(xié)調,以免價保規(guī)則異化為新的“數學難題”。
堅持公平原則,完善退貨退款等售后規(guī)則。建議平臺不斷優(yōu)化“七天無理由退貨”“僅退款”等規(guī)則,進一步明晰售后服務的適用范圍,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優(yōu)化退換貨識別流程,增加在相關責任判定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,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務。同時,督促商家認真落實相關規(guī)則,合規(guī)誠信經營。
依法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,做好宣傳工作,加大懲戒力度。建議監(jiān)管部門、相關平臺對發(fā)現的各類可疑線索進行溯源,涉嫌違法犯罪的應依法懲處;若商家存在不當廣告宣傳,則平臺也應承擔連帶責任;對騷擾短信等,運營商和相關部門應加強約束監(jiān)管。此外,應更好發(fā)揮社會宣傳作用,擴大宣傳范圍,提高精準度。針對包裹、短信中出現二維碼、鏈接等誘導消費內容,相關部門可聯(lián)合主流媒體、各級政務自媒體開展防詐宣傳,兼顧線上線下,并對容易上當受騙的中老年群體進行重點宣傳普及防詐知識,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