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消費者報杭州訊(記者 鄭鐵峰)“五一”小長假轉眼就要到來,在此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(jié),人們大多會選擇游玩購物,放松身心。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引導消費者科學、理性消費,杭州市蕭山區(qū)、寧波市北侖區(qū)、湖州市吳興區(qū)、舟山等浙江省各地市消保委陸續(xù)發(fā)布了五一小長假消費警示,浙江省消保委對此進行綜述,并提出以下消費警示內容,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做好防護,平安出行,理性消費。
出游篇
充分防疫。消費者出行前通過權威渠道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,查詢景區(qū)、景點和場館的開放、限流要求。提前做好預約,并主動配合景區(qū)管理方落實疫情防控措施,包括出示健康碼、測量體溫、實名登記個人信息等。消費者在出行過程中要注意個人安全防護,佩戴好口罩。
出游報團,謹慎下單。外出報團旅游要選擇證件齊全、信譽度高、資質良好的旅行社,出行前應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并仔細閱讀合同條款,明確旅游行程、交通、食宿、違約責任等容易發(fā)生糾紛的事項,支付款項后注意索要發(fā)票,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、行程單、門票、發(fā)票等重要憑證。
規(guī)范言行,文明出游。要樹立文明出游意識,維護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遵守公共秩序,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保護文物古跡,愛惜公共設施,尊重他人權利,做文明的旅游者。戶外游玩時要注意防火避災,不在易燃物堆積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煙、燒烤、野炊。
購物篇
警惕“直播帶貨”陷阱。五一假期許多消費者選擇足不出戶在網上進行消費,少不了“買買買”,“直播帶貨”通過更加直觀的商品展示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,建議消費者對網紅推介的產品不盲目跟風,保持理性,購物之前對各種產品進行詳細甄別,避免落入無良商家的消費陷阱。
警惕“大數據殺熟”。隨著互聯(lián)網技術的發(fā)展,一些網絡平臺利用大數據對用戶進行畫像分析,同一商品針對不同用戶收取不同價格,已成為一些不法商家投機取巧,賺取差額利潤的跳板。因此,消費者在網上下單時,盡可能多地選擇一些比價平臺進行搜索,以此了解所購產品的真實價格,少花冤枉錢。
警惕“打折促銷”陷阱。每逢假期,很多商家會推出節(jié)日打折促銷活動。消費者不要一味追求低價,謹慎對待返券式打折優(yōu)惠。同時也要充分查詢商家資質,了解其經營狀況,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服務,理性充值,看清合同條款,保留好相關消費憑證。
飲食篇
增強餐飲消費保護意識。節(jié)日期間,消費者無論是外出就餐還是網絡訂餐,一定要注意查看餐廳是否有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、食品經營許可證、從業(yè)人員健康證明等資質。買單前注意核對標價與結算價格是否一致,避免被收取未標明的費用。
樹立餐桌文明新“食”尚。菜品宜選擇食用煮熟的食物,減少生冷飲食、嚴拒各類野生動物。積極踐行光盤行動,杜絕舌尖上的浪費。
飲食安全莫忘防護。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形勢好轉,但仍須繃緊防護這根弦:就餐時務必先洗手,采取分餐模式,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,并身體力行推行“公筷公勺”的良好用餐習慣。不少游客選擇自駕游、戶外游的出游方式,在此提醒要特別注意自身攜帶的便攜食品,要注意查看儲存條件、保質期、食用方法等,防止腐敗變質。
消費者如在消費過程中遇到消費糾紛,應及時撥打12315或向當地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、消費者組織投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