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主管

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主辦

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

當前位置:首頁 > 3•15觀點
強化預防機制 幫助大學生遠離“幫信罪”
2022-04-18 12:35 本文來源:中國消費者報•中國消費網(wǎng) 作者:李英鋒

2020年10月10日,國務院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(wǎng)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(lián)席會,決定在全國范圍內(nèi)開展以打擊、治理、懲戒開辦及販賣電話卡、銀行卡違法犯罪團伙為主要內(nèi)容的“斷卡”行動。根據(jù)中國裁判文書網(wǎng)顯示,自“斷卡”行動開展以來,幫助信息網(wǎng)絡犯罪活動案件呈井噴式增長,截至今年1月31日,全國法院一審審結在校大學生涉嫌“幫信罪”案件398件449人,大學生儼然成為“幫信罪”的重點群體。(據(jù)4月17日《法治日報》報道

用別人的卡,騙別人的錢、賭別人的錢、洗別人的錢,是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、網(wǎng)絡賭博、洗錢等電信網(wǎng)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的新特征。銀行卡、電話卡是電信網(wǎng)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,但“辦卡實名制”給犯罪分子套上了枷鎖,用自己的卡從事犯罪活動無異于自投羅網(wǎng)。犯罪分子只能借“卡”行事,大學生群體涉世未深,很容易被“兼職”“低成本、高收入”“零風險”等話術欺騙,被引入“幫信罪”的坑。

大學生參與“幫信罪”,不僅加大了公安機關偵破案件的難度,也會讓自己承擔法律風險,付出法律代價。

筆者以為,對大學生犯“幫信罪”固然應該依法打擊,但還是應以預防為主。利用綜合手段強化預防機制,這樣既能從源頭減少大學生的幫信犯罪活動,也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。

學校應該承擔法治教育責任,針對“幫信罪”等大學生易從事的犯罪活動定期安排法治課,讓大學生了解“幫信罪”的法律條款、犯罪要件、表現(xiàn)形式、特征和法律后果,在心中筑牢防線;發(fā)現(xiàn)大學生有“借卡”“賣卡”等不良的行為或傾向,早介入,早干預,早矯正。

金融機構、電信運營商也應在法治框架下,強化對銀行卡、手機卡開卡行為的審核,既維護申辦者的合法權益,又切斷非法開辦“兩卡”的通道,最大程度壓縮相關不法行為的空間。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完善征信機制,將借卡、賣卡等違法違規(guī)信息記錄到個人征信系統(tǒng),對有誠信污點行為人的“兩卡”開辦、銀行卡轉(zhuǎn)賬、網(wǎng)絡賬戶交易等進行嚴格監(jiān)管。

當然,大學生也該擦亮眼睛,樹立法治思維,在心中繃緊遵規(guī)守法的弦,不為蠅頭小利所惑、不被犯罪話術欺騙誤導、不被電信網(wǎng)絡犯罪分子利用。(李英鋒

責任編輯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