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主管

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主辦

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

當前位置:首頁 > 要聞
新思想引領新征程•紅色足跡|銘恩墻前話啟耀
2021-06-02 10:08 本文來源:中國消費者報•中國消費網 作者:任震宇

中國消費者報報道(記者任震宇)江西省興國縣龍口鎮(zhèn)睦埠村有上千年的歷史,走進村莊,白墻黛瓦的三層小樓沿著寬闊的硬化水泥路整齊排列,路邊綠植茂盛,綠蔭低垂,一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麗景象。

睦埠村村容村貌整潔而美麗。任震宇/攝

近日,記者隨“學黨史 悟思想紅土地上踐初心”中央媒體采訪調研團來到興國縣睦埠村,聆聽了“腰纏萬貫討米人”劉啟耀的故事,也了解了睦埠村擺脫貧困,走向小康的經過。

1899年,劉啟耀出生在睦埠村,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紅軍主力長征后,時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的劉啟耀奉命留守蘇區(qū),堅持游擊斗爭。在一次戰(zhàn)斗中,他負傷和戰(zhàn)友失散。當時,劉啟耀帶著作為活動經費的13根金條和一批首飾、銀元,他把這些金銀藏在身上,身穿爛棉襖,頭戴破雨笠,手拿打狗棍,一邊流浪乞討,一邊秘密尋找黨的組織,聯(lián)絡失散的同志。直到兩年后,他終于聯(lián)系上組織,在泰和縣成立江西臨時省委。正當大家為活動經費發(fā)愁時,劉啟耀撩開他的破爛衣衫,將那包金銀拿了出來,會上的同志驚呆了,他寧可做工討米,忍饑挨凍,始終堅持不動用這筆公款的一分一毫。

依靠這筆經費,江西臨時省委以“贛寧旅泰同鄉(xiāng)會”的名義進行活動。其間,劉啟耀多次被捕入獄,出獄后繼續(xù)開展革命工作,直至身患肺癆,卻始終不肯花錢尋醫(yī)救治。彌留之際,他讓人把他抬到“贛寧旅泰同鄉(xiāng)會”的門前躺下,仰望延安方向,溘然長逝。

為講好劉啟耀故事,龍口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在其出生地建設了劉啟耀紀念館,該館于2016年底開工建設,2017年10月建成對外開放,為開放式展館,館外立有展示“劉啟耀腰纏萬貫討米”形象的銅制雕塑,館內分6個序列陳列了劉啟耀烈士的革命故事和生平事跡。

睦埠村完成危房改造后專門留下一堵土坯墻,取名銘恩墻。任震宇/攝

在劉啟耀紀念館右側的銘恩廣場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一堵殘破陳舊的土坯墻,與周圍整潔漂亮的小樓、休閑走廊顯得格格不入,旁邊還有銘牌寫著:銘恩墻。

“這是前幾年在睦埠村整村推進危舊土坯房拆除改造過程中,村民們提議專門保留下來的,用來教育后人,讓大家記住,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江西省林業(yè)局駐睦埠村第一書記況小洪告訴記者。

睦埠村原是江西省定“十三五”貧困村,近年來,在江西省林業(yè)局的幫助下,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脫貧攻堅成效顯著,貧困面貌得到徹底扭轉,2020年4月已實現(xiàn)整村脫貧摘帽,還先后被評定為“全國生態(tài)文化村”“國家森林鄉(xiāng)村創(chuàng)建工作樣板村”“國家鄉(xiāng)村旅游重點村”“省級AAA級鄉(xiāng)村旅游點”。

駐村第一書記況小洪介紹睦埠村脫貧情況。任震宇/攝

況小洪告訴記者,睦埠村堅持長短結合、種養(yǎng)互補、立足資源稟賦和發(fā)展基礎,因地制宜,引導貧困戶發(fā)展油茶、臍橙等長效產業(yè)和蔬菜、肉牛、苗木、茶葉等短效產業(yè),進一步做強產業(yè)扶貧基地,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。近年來,睦埠村的苗木培育產業(yè)發(fā)展興旺,興國縣麗豐苗木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在睦埠村建設了占地面積達5300畝的珍稀苗木基地,基地每年支付36萬元的土地流轉租金給當地農民,還吸納了50多名勞動力長年在基地務工,每人每天有60元的收入。

睦埠村還大力發(fā)展旅游產業(yè),除了建設劉啟耀紀念館,還按照“修舊如舊”的原則,利用空心房拆除下來的廢舊青磚、木料等材料,重修了大祚第、墨莊和江東廟等古建筑,開發(fā)了三角梅培育基地,成為“有館可看、有史可講、有景可賞、有情可感”的“紅色四有村”。

況小洪告訴記者:“我們今天繼承學習劉啟耀的精神,除了對黨忠誠,清正廉潔,還有就是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,讓更多的群眾過上好日子。”

村干部和村民劉瑞江介紹脫貧奔小康的經過。任震宇/攝

村民劉瑞江是二級殘疾,行走不便,妻子患有心臟病,兩個孩子還要上學,家里原先只能靠做豆腐勉強度日,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。在銘恩墻前,劉瑞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脫貧經歷,他說:“沒脫貧的時候,我家有時候連吃飯都困難,那段時期真的很絕望,扶貧干部經常來我家和我談心,宣傳扶貧政策,鼓勵我走出了陰影。幫扶干部們發(fā)現(xiàn),我家前面有塊空地,還有個水塘,于是建議我養(yǎng)鴨子,幫我聯(lián)系了小額信貸,提供產業(yè)直補資金,還幫我找銷售渠道,鴨子生病了幫我找專業(yè)獸醫(yī)治療?,F(xiàn)在我一年能養(yǎng)四批鴨子,一批幾百只,一只能賺20元,一年收入有兩萬元左右。我老婆現(xiàn)在在興國縣工業(yè)園的扶貧車間上班,我的孩子享受教育扶貧政策,上學不用花錢,村里還給我家老房子做危舊房改造,現(xiàn)在家庭生活很幸福。”

劉瑞江由于患有疾病,每過幾個月都要去興國縣醫(yī)院進行檢查,以前對他來說是很大的負擔,現(xiàn)在由于享受了新農合醫(yī)療保險,可以報銷大部分醫(yī)療費用,個人每年只需要承擔1000多元的費用,大大減輕了負擔。他對記者說:“真是要感謝黨的政策,沒有黨的扶貧政策,沒有扶貧干部的幫助,我的生活不會這么好。”


 

責任編輯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