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主管

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主辦

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,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

當前位置:首頁 > 要聞
迎著東升的紅日 走向小康之路的赫哲族
2020-07-04 13:45 本文來源:新華網 作者:李鳳雙、王春雨 楊思琪 王雨蕭

  “烏蘇里江來長又長,藍藍的江水起波浪,赫哲人撒開千張網,船兒滿江魚滿艙……”

  傳唱半個多世紀的《烏蘇里船歌》,形象描繪了赫哲族的勞動生活場景。

  這是6月12日拍攝的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(xiāng)景象(無人機照片)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濤 攝)

 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,世居黑龍江、烏蘇里江、松花江流域,因地處祖國東方,被稱為“守望太陽的民族”。

  從全族僅存300余人到如今的5000多人,從原始漁獵到安居樂業(yè),赫哲族在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一個民族都不能少”的征程中,唱響著新時代的“烏蘇里船歌”。

  經歷滄桑巨變,踏上全面小康路

  滔滔黑龍江水,見證著赫哲族的千年滄桑巨變。

  新中國成立前,赫哲族僅存300余人。

  苦難的日子,讓82歲的赫哲族老人何桂香記憶猶新:“以前在山上住地窨子,靠打獵捕魚為生。在船上一待就是十天半個月,夏天被蚊蟲咬得渾身包,秋天凍得手生疼。”

  新中國成立后,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,赫哲族人口逐步恢復。

  1952年,第一個赫哲族民族村八岔村(互助組)成立。1956年,第一個赫哲族民族鄉(xiāng)八岔赫哲族鄉(xiāng)成立。

  如今,赫哲族聚居地已經形成“三鄉(xiāng)五村”格局——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(xiāng)漁業(yè)村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(xiāng)八岔村、雙鴨山市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(xiāng)四排村、佳木斯市郊區(qū)敖其鎮(zhèn)赫哲村、撫遠市烏蘇鎮(zhèn)抓吉赫哲族村,總人口超過5000人。

  打魚,是赫哲族沿襲幾千年的謀生手段。但由于過度捕撈,捕魚量下降,赫哲族生活難以為繼。

  “國家撥給拖拉機,派來技術員,興修水利,幫我們‘洗腳上岸’。”1996年,八岔村尤洪軍率先開荒種地,從漁民變?yōu)檗r民。

  轉型是艱辛的。開荒地位于江心島,冬天,跑冰面運農機;春天,駕小船送農資。

  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島在汗水的澆灌下變?yōu)榱继铩H缃?,尤洪軍成立了農業(yè)合作社,種植大豆、玉米等6000多畝,全年收入120多萬元。

  赫哲族常說,江里有金又有銀,就看你手勤不勤。勤勞的赫哲族追逐著致富夢。

  街津口赫哲族鄉(xiāng)漁業(yè)村村民趙俊經歷多次失敗,改良了赫哲族傳統(tǒng)烤魚工藝,在街津口景區(qū)打出品牌。

  八岔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說,致富奔小康已經成為赫哲族人共同的目標,通過苦干實干,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.3萬元。

  如今的八岔村,一棟棟白墻藍瓦的新居透著田園風情,旅游已經成為重要支柱產業(yè)。白天,賞江景、捕江魚、灘地野炊;傍晚,伴晚霞、點篝火、隨歡快的樂曲一同載歌載舞。

  同江市委書記、市長王金說,從漁獵到農耕,再到發(fā)展文化旅游等多業(yè)并舉,赫哲族正在全面小康路上跨步前進。

  激活傳承千年的民族文化

  “在街津口赫哲族鄉(xiāng),有勤勞勇敢的赫哲人。而我站在高高的街津山上,向著東方,迎著太陽,高唱伊瑪堪……”

  伊瑪堪是赫哲族古老的說唱藝術,由于赫哲族只有語言、沒有文字,伊瑪堪一度面臨傳承危機。2011年,伊瑪堪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“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”。

  赫哲族的全面小康,怎能少了傳承千年的民族文化?

  “守護民族之音,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。”作為伊瑪堪國家級傳承人,吳寶臣視其為珍寶。

  在八岔赫哲族鄉(xiāng)伊瑪堪傳習所,傳承人吳桂鳳教唱赫哲族民歌,上至耄耋,下至垂髫,學員們熱情高漲。

  在吳寶臣家中,手機云臺、三腳支架是他購置的網課傳播新工具,他還時常約三五好友一起,為創(chuàng)作新時代伊瑪堪采風。

  赫哲族傳統(tǒng)技藝也逐步走進中小學校園,從教37年的赫哲族教師宮福云說,傳承從娃娃抓起,為古老文化注入新活力。

  尤忠美是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傳承人,她制作的赫哲族傳統(tǒng)魚皮衣遠銷國內外,跟隨她學習的學生已達40多人。

  一張張柔軟的魚皮平整拼接,以細密的針腳繡上典雅的紋樣……無論在哪里展出,魚皮衣總會引起眾多關注和贊賞。

  “85后”赫哲族青年解永亮從美術學院畢業(yè),回鄉(xiāng)成立魚皮畫廊。他將多種藝術手段交叉相融,開創(chuàng)了浮雕、染色、防腐等多種魚皮加工工藝。

  在解永亮看來,挖掘民族底蘊,賦予時代內涵,用魚皮記錄歷史,用藝術擁抱生活,就是最好的傳承。

  唱響新時代“烏蘇里船歌”

  85歲的赫哲族老人尤桂蘭,如今的生活平和閑適。“赫哲族人雖少,但黨和國家始終沒有忘記我們。沒有黨的好政策,就沒有赫哲族的好生活。”尤桂蘭說。

  從最初的地窨子、馬架子,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泥草房,到七八十年代磚瓦房,九十年代的二層樓,再到如今的花園式洋房,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(xiāng)黨委書記王利兵說:“赫哲族住房條件不斷改善,是政府持續(xù)投資建設的結果,也印刻著赫哲族生活變遷的記憶。”

  雙鴨山市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(xiāng)四排村是《烏蘇里船歌》的采風地之一。天色微明,44歲的建檔立卡戶畢偉君來到村里的基地采摘木耳。

  畢偉君因兒子患有軟骨癥而致貧,但眼下在木耳基地打工一天可收入100元,還有公益崗工資和產業(yè)分紅。她說:“過日子有了底氣,我這白頭發(fā)都少了。”

  得益于精準扶貧、鄉(xiāng)村振興等好政策,2019年底赫哲族主要聚居區(qū)貧困戶均已脫貧。

  “別學樺樹皮,碰到火就往回卷;要學松明子,挺起腰桿給人照亮。”這句赫哲族諺語,體現在每一名攻堅克難的赫哲族黨員身上。

  “一條魚有十幾種吃法,燉江魚、烤魚干……”在撫遠市烏蘇鎮(zhèn)抓吉赫哲族村,黨員曹麗偉帶頭從老屋搬到新村開辦漁家樂。

  每天凌晨4時許,曹麗偉夫妻倆就開啟一天的忙碌。在他們的帶動下,村里7家漁家樂餐廳、賓館陸續(xù)開業(yè)。

  帶頭遵守黨的紀律、帶頭創(chuàng)業(yè)致富、帶頭服務群眾、帶頭促進和諧、帶頭弘揚新風——“五帶頭”成為當地黨員帶頭、黨建引領的生動寫照。

  榜樣的力量,潤物無聲。

  2018年夏天,“90后”大學生尤浩主動放棄機關工作,回到八岔村,創(chuàng)辦同江市赫鄉(xiāng)田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。

  “赫哲族正迎來大發(fā)展,廣闊鄉(xiāng)村大有可為。”尤浩說。

  “赫哲族的變遷,是56個民族跨步前進的縮影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“80后”赫哲族青年劉蕾說,赫哲族正和全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相擁,共同奔向美好生活。

責任編輯:24